金华市中小学师训干训中心(师训干训分院)
继续教育促发展 砥砺前行提素养——记金华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提升90学时培训
发布时间: 2021/7/19 11:41:21 发布人:金华四中 李东山 通讯员 施群芳 浏览: 次
耗时十一天半的金华市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提升90学时培训暂告一段落,本次培训分为两期,第一期从三月二十九开始,六月三日结束,第二期从七月五日至十日,分别由杨峰,仇国东,张伟胜,陈益军等十位资深导师参与指导,参加培训的老师来自金华八大县市各中小学一线的体育教师。每一节课的时间都安排得很充裕,导师们大都从当下体育发展的新形势着眼,根植于一线课堂,用自己的切身体验来解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体育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有理有据,深入浅出,把每一个观点阐述得全面而详尽,把自己多年来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毫无保留地进行了分享。
这次培训活动课程安排合理,有理论研讨课,有实践展示课,更有团建党建课,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满满的干货,这些内容分别是杨峰老师带来的——构建“三精”体育课堂和提升中小学生校园体育运动防险能力的策略;
仇国东老师——耐久跑教学设计、展示课评课;
张伟胜老师——体育课观课、评课指导;
陈益军老师——学练三个一策略;
汤哲浩老师——单杠教学设计,展示课评课;
赵明老师——基于项目特征的体育教学设计,排球教学展示课,评课;
陈芸老师——漫谈教育科学研究;
陈曦老师——初中生体育训练方法;
伍金华老师——田径训练;
孙坚老师——团建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让参加培训的老师们收益颇丰。
这些老师带来的课各具特色,有很强的代表性。其中来自金华市体育运动学校的伍金华老师,他把这些年积累的教学经验进行了归纳,从运动员的选材,到运动员身体肌肉的发展,神经元恢复等几个方面,把这些年带运动员的经验进行了分享,言简意赅,精准独到,针对我们一线教师带运动队有着积极的作用。
来自浙江师范大学的陈曦老师,他带来的是初中生体能训练方法,他用简单的道具来代替器械,用简单的动作精准地控制住需要发展的肌肉群,从力量、速度、协调性对我们传授了简单有效的训练方法。
来自北师大南湖附属学校的赵明老师,他把自己从体育教学一线积累的科研实践进行了反思和提炼,以自己的教学做范例,从中剖析科研写作的问题,论文选题的路径,项目化教学的核心,形象生动地指引我们如何在教学的基础上做好科研,引导我们在学校体育中做到“教会、勤练、常赛”,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发展新局面。
来自金华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陈益军老师,从教科研的角度向我们讲解了体育课该如何有效精准地进行听课和评课。他阐明了体育学科的特征,他认为学校体育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知识背后隐藏的更多的是学术价值,文化价值。体育课不是简单的活动类课程,因为学术性的缺乏而体现不了体育老师的地位和价值。他认为体育老师有两种角色,课内和课外共同构成了学校体育。通过他递进式的讲解,提出听课的四个维度,让我们对听课有了空间感,对评课有了针对性和敏感高度。
这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是一个载体,主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渠道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以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老师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体育教育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