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的故事(十一):我和教育学院的那些前辈们

发布时间: 2022/12/2 15:01:59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

金华教育学院是我真正意义上工作一辈子的地方。我工龄39年,4年在部队,4年上大学,31年在教育学院教书育人。在31年的教书育人历程中,有镌刻在我心底许多记忆,而最值得我永志不忘和感恩的是那些前辈的悉心帮助的点点滴滴。限于篇幅只能将我记忆特深的选择几位说一说。当然,就一个人的成长和经历来说,对你有帮助的人真的远远不止于此,我也在此感谢他们。

先说廖正峰前辈,他是全国知名心理学教授、金华市拔尖人材、学院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1984年7月,我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本院,就在廖前辈的手下从学科教学工作。廖前辈是我大学同校同专业的学长,后改教心理学。后来我的教育教学科研等各方面的成长成熟,和我们学院的许多年青人一样,都得到了廖前辈的悉心指导与帮助,令人永生难忘。更令人难忘的一件事是,当他知道我找了个对象是兰溪人时,就特别热心地带我去当时金华市的教委领导、兰溪市教委领导那里,请求他帮助能把我的对象工作安排好。虽然这事后来没有最佳落实,但是,现在想起来都特别感动人。一个学者,能带着一个年轻人到昔日自己的好同事那里去请人帮忙,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几年后,在一次散步时碰到我们一家,他还鼓励说,你们俩都是能干的人。廖前辈对我的关心帮助和指导可以说是多方面的,还有许多其他的事例我就不一一在此列举了。

再说张培德前辈,他是金华教育学院院长、副教授。1985年春天,我患心肌炎病住院,张前辈和他的妻子--金华市中心医院护士长也忙着来看我。这在我的心里一直都暖着。然而,比这更暖心的还有后来的这件事。当张前辈也知道了我找好了对象,并且想把她留在金华工作时,他就以院长的名义代表学校出面和一位学院里的老师一道,直接去兰溪市教委找领导要求,请他同意把我的对象留在金华。我也在场,说实在是太感动了,差点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但是,这个教委主任的心实在是太硬了,就不同意大家的愿望和要求,最后,我和院长等三人悻央央地回到了学校。努力了没有获得希望的结果,这时我的心反而放下了,觉得有这么好的院长、领导、同事肯竭力帮助,我满足得很。真情无以回报,惟有努力工作。大家的这一份恩情我一直默默地放在了心上、放在了工作上。

第三是朱延义前辈,他是学院副教授、生化系主任。朱前辈是一个一辈子都很热心公益的人。他多才多艺,退休后还经常去自己学院和其他地方免费辅导学生吹拉弹唱,教授抖空竹等等。在所住的小区里,他一直免费辅导孩子写字画画,还做一些常见的理化小实验。我的女儿就在他的引导下,产生了对化学课浓厚兴趣,很愿意到朱爷爷那里去蹭“课”。2017年,朱前辈已经八十多岁了,还被金华市教育局退协评为最美老教师。当年,他听说我的对象想留金华时,就毛遂自荐和院长一起去做这件好事。因为他与当时的这个教委主任曾经是中学特别好的同事。尽管,这件事的结果不够理想,但是,他的帮助是值得我永远铭记和感恩的。

第四叶炳峰前辈,他是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副教授。叶前辈在到本院任职前,是义乌市教育局局长。他为人正直,工作雷厉,关心年轻同志和普通教师,退休二十多年了至今学院里的教职员工都很敬重他。叶前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至今我铭记在心。记得女儿生出后不久,他和妻子就到我们家里来看望孩子。说来也怪,出生才十多天的孩子,看到他们俩好像都会笑、做鬼脸,一时间,把大家都逗乐了。孩子稍大了,他们又指导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并多次把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传授给我们。例如,孩子犯了错,夫妻俩该怎样统一要求教育孩子?当夫妻一方教育孩子出现失误时,另一方又该怎样做?等等。除此之外,叶前辈做的还有更感人的事。我家当年住学院分房一层,因为当时的房子设计本身有些问题,没有架空层,污水管道走势太平,化粪池离得又远。住了几年后,凡是到了过年过节什么的,我家下水道就出现堵的情况,好几次还满到地面上来。后来,我去找学院反映,叶前辈了解后,就很快做出整改措施,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他这种急百姓所急的领导品格,永远都值得我们记恋和传承。还有一个事,大家几乎都不了解。叶前辈来我院工作,要做的第一大事就是主持分配华明巷3号楼。分房子可不是那么好做的事。后来叶前辈自己带头选了套一楼的房子,后面的工作就顺利完成了。当时参加分配房子的后勤处长就有过这样评价:“叶院长见界高,风格高。房子住得低,看得远”。领导干部什么是不忘初心,关心群众,率先垂范,我看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五章逸影前辈,她是学院外语系主任、副教授。我在本院工作的过程中,与外语系的联系比较多。学院分工会小组、分党支部等,一分就把我们两个系分到一起。可能就是因为工作关系吧,章前辈一直比较关心我、支持我的工作。我分来本院时就已经是大龄青年了。记得当时学院有个说法,称三人是解决个人问题的“老、大、难”。“老”就是我;“大”是一个姓陈的;“难”是姓胡的。现在看当时那个岁数未结婚并不算什么。但是,当时看这么大岁数还没有对象是个大问题。“老、大、难”的说法自然不科学。被称为“难”的,后来最先解了对象;被称“大”的不久也成了家;被称为“老”的到三十二岁也有了对象。这可真要感谢章前辈她们。章前辈她对这个“老”找对象特别开恩。她不仅不反对,还去“老”的对象面前说这个“老”怎么怎么好。你说,这事还有不成功的道理吗?!我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不仅十分感恩,而且非常佩服。老前辈们的这种能把工作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统一起来处理问题的能力,真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还有蒋鉴鸣前辈,她是金华教育学院副教授、外语系教师。蒋前辈是一个正直、个性强的人。在外语系里有什么就会讲。可是,她对我的帮助支持也很大。在她的指导帮助下,我的对象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习实习任务。我都一一铭记她们的恩情!

    老前辈们对我的工作、生活、事业等的关心帮助是既全面又细致。其实在教育学院还有许多,如金之星、姚承祯、朱正德、刘于孟、张丽卿等等。我是永远都记得他们的好的。

现在,可以告慰那些曾经关心帮助过我的前辈们的是,我也已经退休,在为学院老同志做服务工作、我的一家过得很幸福。

这既有时代的赐予,更离不开这些老前辈赐予!

岁月荏苒,至今每当想起他们时,我就会从心底觉得自己就是他们的宠儿;就会在心里默默地祝愿已经在另一个世界的前辈一切安好;祝愿垂垂老去的前辈晚年幸福。真想经常能再多多谢谢他们,更愿意和大家一起永远铭记他们。

 (本文作者:吴飞忠,原学院教管系讲师,2015年退休,离退休党支部书记。作于2022年6月)


[关闭页面][打印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